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第35节(2 / 2)

此时他忽然想起来当初何明远说的那话:如果是我儿子要去城里读书,我非打断他的腿不可。

家里供不起,强行供养,一家子上下谁都难受。且并不能得到好结果。

事情已经这样了,何明耀磨了磨牙,现在放弃,别说他不甘心,村里和镇上那些人也会笑话的。

“债的事有我呢。”实在借不到,就去问何明远要。如果何明远那里说什么都不给,不还可以卖宅子卖地么?

“回头你继续去读书!”

何家宝听到父亲这话,松了口气。也不睡觉了,跑去烧了一锅热水,把自己洗干净……以前他是不洗衣的,在镇上的时候都是家里人洗,搬到城里来了是花银子请人洗,这一次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特别乖觉地把衣衫洗干净了。

翌日一早,何家宝出门去学堂,刚出门就碰上了债主,他挥挥手道:“我爹来了,你们去找他商量吧。我是童生,还要读书,不会赖账的。”

追债的人不认为他会赖账,就是这人不见了,得把人找着。至于为何没有去学堂找人……乡下供一个读书人不容易。他们要是跑去学堂找,等于毁了何家宝名声。

何家宝被乡亲寄予厚望,他们把人毁了,那些人能跑来跟他们拼命!还有,何家宝这么年轻就中了童生,没必要把人往死里得罪。

何明耀把人叫进来一问,才知道利滚利已经到了六十多两银子。他真觉得这银子太多了,再回家去耽搁两天……来回需要三天,加上卖房卖地至少需要个三天,等他赶回来,一百两都打不住。

这么多银子,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卖掉都凑不出来。何明耀试探着跟他们商量减少利息,比如就算到今日,被拒绝了。

人还给他出主意,让他先去借了钱把债还上,之后再想法子还了债主的银子,能省不少。

何明耀不愿意卖房卖地,那只是他筹不到银子后的退路。想了想,他去了学堂,找到了夫子的妻子。

“是这样的,家宝跟周姑娘相熟,为了她借了不少债……我们家不是要赖账,就是回家拿钱,这期间需要耽搁好几天……您能不能先拿点银子来,我先把那边的债还掉,然后再回去筹钱呀。”何明耀坐在周夫子的后院中,并没有太紧张,因为他发现这院子里的摆设比乡下好不了多少。

周夫人听到是何家宝的父亲才把人请进来的,那个年轻人算是学堂中的佼佼者,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秀才,既然年轻有为,她也愿意与何家结个善缘。

结果居然得了这样一番话!

在听到这男人说的第一句时,周夫人就后悔请他进来,恨不得立刻把人给赶出去。

什么叫家宝与周姑娘相熟?

男未婚女未嫁,怎么能相熟呢?

“当初家宝确实送过我女儿一些礼物。”她起身去了边上厢房中,很快取来了一个匣子,“我女儿当初拒绝不了,是不得不收下,本就想找个机会还的,你拿回去吧。”

何明耀:“……”这是何意?

第043章 老实人 十六

何明耀看着面前的匣子, 傻眼了。

九两银子的礼物,在镇上哪怕是亲兄弟之间也不会送得这么贵重。娶个媳妇从开始相看,期间六礼, 包括聘礼嫁衣,每次登女方门带的礼物,到最后的喜宴加上回门礼,通通加起来五两银子足够办的体体面面。

哪怕在这个县城里, 九两银子也不是小数目。既然夫子的女儿愿意收下这份礼物,那肯定是愿意嫁给家宝。如果不愿,就不应该收。

何明耀特别想要找点银子来先把那些债还了, 然后再回家筹钱。这中间可有二三十两的差价呢, 能省则省嘛。

可是父子俩在城里认识的只有那个做小工的同乡,同乡就是愿意借,也拿不出来这么多呀。何明耀思来想去, 觉得可以问夫子一家借钱。

在他看来,周姑娘都收了儿子的礼物, 那两家很快就要议亲, 这都快要变成一家人了, 但凡是个知道过日子的,都会愿意帮这个忙。兴许人家正等着他上门,好谈两家的婚事呢。

再说, 他只是借,又不是不还……嘉宝是童生,有童生的名声压着,他不敢不还。这个道理他明白, 周夫子一家也该明白。

结果,话刚开了一个头, 周夫人居然把礼物还回来了。

这要把事情往坏了办啊!

反应过来后,何明耀有些慌了,忙伸手去推匣子:“这这这……周夫人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家宝送礼物给周姑娘是真心实意,我们家没有想收回,只是如今我银子不凑手,那边又催得急,我就是即刻赶回去筹银子,来回也要耽搁好几天,这期间能有不少差价,今儿上门就是想请您帮个忙,如果不方便就算了,这礼物是送给周姑娘的……”

他只是想上门借钱,运气好点兴许还能顺便敲定两家的婚事……不是他不懂得门当户对自视甚高,而是十五岁的童生真的很难得。镇上的那个老童生说过,许多府城甚至是京城里大户人家的公子能十五岁考中都算是有天分。

这样优秀的儿子,被夫子挑中做女婿很正常啊。他来之前还想着要是能定下婚事,回去筹钱的时候就把聘礼要凑出来。

问人要大笔银子,最好是一次多要一点,毕竟,前面那次没还,也不好意思再开口。

是的,他根本就没打算卖宅子卖田地凑钱,想的是问何明远要。

那何明远之前不愿意一家子辛辛苦苦供养家宝,如今情形不同了呀,家里又有山头又有地……人在手头宽裕的时候,野心也会大一点。有一个秀才做侄子,说着也好听啊!他认为说动何明远出钱的可能性很大!

什么都打算好了,唯独没料到周家的反应。

周夫人并不碰那个匣子,手里的帕子矜持地擦了擦唇角:“我女儿一年收的礼物很多,都是前面的那些学子送的。姑娘家未成亲不好收年轻人的礼物,但我们家情形不同,老爷是夫子,教导弟子尽心尽力,那些学子心存感激,就想买些礼物相送。我家老爷的脾气很怪,从来不愿收礼物,学子们不敢送给他,又不能送给我,最后全都送到了我女儿手中……不是我女儿想收,而是他们非要递,推都推不掉。你们家的情形呢,当初何家宝一来我们就知道了,同样是不收他的礼物的,可他非要送……我也跟女儿讲过,最好不要戴他的东西,有机会就还回去。今儿正好你来了,就收回吧!”

何明耀再次傻眼。

“可是家宝说……”

周夫人扬眉:“不管他是怎么说的,我女儿从一开始就不想收他的东西。拿回去吧。”

神情语气都很正常,可何明耀就是感觉她在蔑视自己。

“已经送出去的东西,没有收回的道理。家宝送东西感谢夫子,那是诚心诚意!”何明耀压下心头烦乱的思绪,心里明白儿子是会错了意,也认清楚了这些银子打了水漂的事实,“周夫人如果方便的话,就帮我一帮,若是不愿意,我回去另想办法。”

周夫人并不是乱说,许多学子确实是讨好不了他们夫妻,转而将东西送到女儿手中。至于女儿的亲事……上门求亲者多矣,何家宝的才华是不错,可是求亲者也有才华和家世都不错的。能让女儿过好日子,她疯了才会让女儿陪个穷小子一路打拼。举全家之力供养出来的读书人,身后会跟着一大堆的穷亲戚,麻烦没完没了,她才舍不得让女儿遭这种罪。想到这些,她不认为有对何明耀客气的必要,这种穷人最会脑补,付出一个铜板就想要收获万两银子,一点亏都不肯吃。给他个好脸,他会以为自家非他不可。周夫人摆摆手:“你看我们这院子朴素得像是有很多银子的人家么?不是不愿意帮,是拿不出来!”

何明耀:“……”

儿子在所有的学子中算是最穷的,饶是如此,他出手就是九两银子的礼物。换了其他的学子,只会送更贵的东西。这家里看着再朴素,百两银子肯定随随便便就拿得出。

周夫人这么说,很明显是不愿意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