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1 / 2)

这是苗氏和沈青之前就商量好了的说辞。因着这次要去兹州的事情,沈青也想到了,以后他可能常常要在末世待一段时间,村里那边也得有个交代。这在外行商就是个很好的借口,以后家里再拿出来多少钱,也有个说辞,甚至再拿出来像擦脸香脂等稀罕物,只说是在外地行商时买来的,谁又还能去考证?

“往外头多跑跑好啊。”桂香婶子叹道:“青哥儿要不是常去县城里头,能遇到贵人?能遇上这种好事儿?这事儿成了,咱们全村都要感谢青哥儿呢。”

桂香婶子到这会儿,也有点明白那句“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了。一般的姑娘和哥儿谁敢自己往县城跑啊,可就因为他们不敢——包括她自己在内,就遇不上这种好事儿。她现在提起来都是满心的羡慕:“就是不知道那位贵人是做什么的,要来咱们村子里开啥作坊?”

苗氏想了想:“做什么的我也不清楚,就听说在城里有宅子也有铺子。那作坊是做吃食的,将来运到城里的铺子去卖。”

沈青也确实是做这个打算的!那金牙人带着衙差去了兰塘村,沈青倒没急着回去:也是怕和金牙人一起出现在村里,会泄露了身份。而是转到了他之前买下的宅子。

这宅子如今只有六个小仆住在里面,外头四间门脸关得紧紧的。沈青在周遭转了一圈,这边离城门近,住户都不太富裕,算是城中经济条件中等偏下的人群聚集地。沈青的那套宅子是这边最大、最豪华的宅子了,也难怪空置极了许久都卖不出去。

有钱的宁可去富人区买,图个环境好,邻居素质高。住在这一片的想买又买不起。

但好在这边住的人不少,并不荒凉。街道两边,除了沈青那四间门脸是关着的,还开着不少铺子:卖吃食的,卖杂货的,卖绒线的,卖茶水的……都是不大的铺子,一两间门脸就是一个小店,却正经挺热闹。

沈青逛了一会儿便在心中盘算,自家那四间门脸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租出去两间,剩下的两间他便拿来卖淀粉肠和烤面筋。

淀粉肠可真是沈青去到那边世界之后,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了!尤其看了许多遍视频,唐妈妈又做过一次,在了解了配方之后更让沈青觉得惊喜:如此美味的食物竟然还如此便宜!

其中九成,竟然真的只用了淀粉,唯有一成用的是肉,可吃起来却是满满的肉香味儿!造价成本低,味道又好,也很适合在这个不太富裕的地段卖。

沈青自觉生意一定会好,当然了,就算不好他也不怕,原本这店开着就是洗钱的。卖不掉他拉到末世去,想买的人多了去了。

就是让谁来卖是个问题。沈青最信任的,肯定还是他舅舅家,可苗家现在做了这个豆腐生意,忙得那是脚不沾地:苗兴苗旺还真有些经商头脑,当然也得益于石渠村本就有不少人脉有渠道。不需要沈青指点,他们已经托了石渠村在食肆里做工的族人,把豆腐和腐竹、豆皮儿卖到了城里。

再加上零碎着做附近村子的买卖,每日都能赚上差不多一两银子,哪里还抽的出空来做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