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觉得倒也不用特别的担心,我们也不可能依靠一个14纳米制程的芯片工厂就真的实现市场份额的大幅度变化。”
曹阳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南山半导体的客户,还是以南山系的企业以及华夏本土的客户为主。
跟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厂家的客户没有太大的冲突。
再说了,针对南山半导体的崛起,人家肯定也会想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客户,不会轻易的被挖墙脚。
这一点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那倒也是,搞技术竞赛,我们是一点都不怕的!”
“以前我们的底蕴那么薄弱都能够快速追上去,现在公司已经发展起来,一切都进入到了正轨。”
“各项人才队伍的培养也慢慢的形成了体系,今后十年应该是我们公司战斗力最强的十年。”
“它们要战,那就战!”
章京很是豪气的挥了挥手,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他现在还真是有这个底气。
南山设备掌握了核心的光刻机等芯片设备技术,南山化学等兄弟公司在材料方面又能提供很大的助力。
而南山半导体自己也算是发展壮大了,可以进入到冲刺期。
这种情况下,不管是跟英特尔还是三星,亦或是台积电等国际芯片巨头竞争,他都是有底气的。
要是放在三五年前,那个时候他还可能会心里发虚。
现在已经不同了!
第867章 超高算力芯片,电动车腾飞的助推器
南山半导体的帝都工厂既然已经正式投产,那自然是要搞点事情出来的。
之前,大家都是把焦点放在了14纳米制程这个事情上面。
这确实是很重要,不过对于曹阳来说,南山半导体还有一个杀手锏没有对外公布,那个才是帝都工厂的王牌产品。
相比很多公司陆续都要推出来的14纳米制程芯片,如何基于这个芯片生产出超高算力芯片,为高端智能手机和电动车智能网联的发展提供支撑,显然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在未来汽车的影响之下,电动车的屏幕是越来越大,屏幕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
像是w9这种车型,不仅中控有一个屏,副驾驶前面也是一块屏。
在前排座椅的后面,同样还有两块屏幕。
再加上整车还有不少的摄像和雷达等零件需要芯片去控制,所以对于芯片的算力要求是很高的。
也就是之前只是l2级的自动驾驶,整体的要求不算是很高。
所以通过多加几块芯片的方式,基本上也能搞定。
但是每个屏幕都需要自己独立的芯片去控制,成本就很高了。
并且这些芯片的算力,虽然已经算是比较厉害了,但也就是那样。
这一次,南山半导体帝都工厂准备全面的颠覆这一个局面,使用14纳米制程的工艺去生产超高算力的自动驾驶主控芯片,或者生产智能座舱芯片。
自动驾驶主控芯片是自己使用的,算是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对外销售的想法,所以也不打算跟客户进行宣传。
但是智能座舱芯片不一样,这个是可以随便卖的,可以用来挣大钱的。
相比过往的车规级芯片,这一次南山半导体推出的ns8155芯片,全面对标后世高通8155智能座舱芯片的性能去开发,只不过是芯片制程暂时还没有做到14纳米。
但是最终的算力却是达到了8tops(1tops代表处理器每秒钟可进行一万亿次操作)。
对于这个时代的半导体企业来说,gops(1gops代表处理器每秒钟可进行十亿次操作)和mops(1mops代表处理器每秒钟可进行一百万次操作)才是耳熟能详的单位。
南山半导体的ns8155一下就把算力拉到了tops的数量级,对整个芯片行业来说,冲击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曹总、饶总、曾总,我们的ns8155是一款强大的8核车载芯片,它采用了先进的1+3+4的8核心设计。”
“其中大核主频高达2.96ghz,三个高性能核心主频为2.42ghz,还有四个低功耗小核主频为1.8ghz。”
“这样的配置使得它的cpu性能超越了现在行业内所有的车规级芯片。”
章京亲自给曹阳、绕永祥和曾婷婷等人说明ns8155芯片的情况。
按照计划,这块芯片将会首次搭载在未来汽车s9车型上面。
之前试作车使用的是实验室状态下生产的ns8155,现在开始进入到了量产,是否可以满足各方面的性能要求,肯定是要做认真的评估。
相较于手机芯片或者电脑芯片的不同,汽车芯片的研发难度在于需要适应更加恶劣的工作环境,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环境,都必须要更好地适应性。
同时对于抗腐蚀,防尘防水等标准也有着明确的规范。
这也是为了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不然开着车好好的,突然黑屏、抬头显示、智能座舱全部无法使用可就太危险了。
所以正常来说,车载芯片的开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试验环节就格外复杂且漫长。
ns8155芯片的开发目标就是要成为行业内最顶流的配置,在算力、性能、软件适配度上都做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