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2 / 2)

“他至少有四五千头猪,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了!”

“四五千头猪?”王宽吓了一跳:“这么多?他一个人能有这么多猪?”

“一个人当然不成,可他有四个媳妇,二十多个身强力壮的儿子还有十几个女婿!你觉得这不够吗?”

“他有这么多儿子女婿为啥不种地,偏偏养猪?”王宽问道。

“种地比养猪麻烦多了!”大贺怀恩冷笑道:“你想想,要种地就要开荒,开完荒之后还得挖掘沟渠,还得风调雨顺。最要紧的是,你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还未必是你的,秋天一到就有官吏差役来找你收租税了。牧猪就简单多了,首先这里大片大片的林子,里面多得是橡子坚果,足够猪吃,而且猪生崽子又快,一窝就有十来头崽子,又好养活。最要紧的是,猪是长腿的,税吏根本找不到他们头上,都是自己的。每年秋天,他把多余的肥猪都杀了做成熏肉,很大一部分都是卖给仆固的!然后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估计他这次就是来做这个的!”

“买自己需要的东西?那他找赶蜂人干嘛?”

“蜂蜜,蜂蜡也都是好东西呀!”大贺怀恩笑道,他伸手划了个圆圈:“这里长桌旁的人多半都是来干这个,要不然你以为这里会这么热闹?我告诉你,别小瞧这些家伙,别看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实际上日子过的比大唐很多内地农民强多了!毕竟他们一不交租庸,二不服劳役呀!”

王宽闻言一愣,他看了看四周,果然如大贺怀恩所说的,这些长桌旁的人们虽然个个头发蓬乱,身上气味怪异,但是长桌上的酒肉可不少,而且个个体型魁梧,声音洪亮,腰杆笔直,营养状况可比自己过去在河北看到那些被租庸劳役压得直不起腰的农民强多了。

这时那个牧猪人似乎已经和赶蜂人谈妥了买卖,两人举起酒杯碰了一下,都把杯中酒喝完了。那牧猪人站起身来,将蹶张弩挂在腰间,另一只手提起靠在长桌的木杖,向柜台走去,像是去会钞的样子。可刚走了两步,他便停住了脚步,向后退去,脸上满是惊诧,下一秒阿至罗就明白为何如此了——外间传来如雷的马蹄声。

“店主人在吗?”大门被推开了,一个声音大声道:“喂马的人在哪里,还有,替我家主上准备酒和食物!”

仆固露出那招牌式的微笑,忙着打躬作揖。“郎君,真对不住,可咱们真的已经坐满了。”

“我家主上是熊津都督府都督,倭国抚慰大使!这里的人还真的挺多的,”说话人是个精悍的武士,脸上满是矜持的笑容,阿至罗还以为他会仗势要把仆固店里的人赶出去,不过这个武士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从腰间的口袋里摸出一枚钱币,上抛过头,接住,又弹一遍。

“都看清了,这不是铜币,是金币,是真金!”那武士高声道:“我们需要两张桌子,只要愿意腾出位置的,都能得到一枚这可爱的小东西!”

牧猪人第一个站起身来:“您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用这张桌子!”

“聪明人!”那武士把金币丢了过来,牧猪人敏捷的接住金币,仔细鉴定了下,发出兴奋的欢呼声:“真的是金的,是金子!”

有了牧猪人的榜样,后面至少有六七个人起来表示愿意腾出自己的桌子,那武士挑选了牧猪人旁边的一张桌子,然后对门外说:“都督,都准备好了,您可以进来了!”

王文佐走进门来,他将自己的披风丢给身后的曹文宗,笑道:“你知道吗?这里让我有种熟悉的感觉,我当初在泗沘城,还是个小伙长的时候,就经常和袍泽们来这种酒肆!”

“那您现在已经不太适合来这里了!”曹文宗皱着眉头道:“人太多了,也太危险了!”

“这里应该不会有太多人想要我的命吧?”王文佐笑着在长桌旁坐下,对站在一旁的仆骨道:“吃的就随便拿些上来吧!我也是军营出身,对吃的没那么讲究!”

“是,是,那就猪肉香肠,烤兔肉,烤蘑菇,您看怎么样?”

“行,就这些吧!”王文佐的目光扫过炉火旁的酒桶:“拿点桦树汁上来,酒就不用了,我们还在行军中!”

“是!”仆骨应了一声,赶忙退了下去。王文佐摊开双臂,舒适的扭了扭脖子:“朝廷一声令下,就要在十五日前赶到营州,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

“照我看,上头就是小题大做!”沈法僧道:“马上就要下雪了,营州这边又啥都没准备好,把我们全抓过来有啥用?难道还能冬天发兵不成?高句丽人还不笑掉大牙?既然啥事都要明年开春后再说,现在这么急干嘛?”

“英国公亲自坐镇营州,这还不够?”王文佐笑道:“朝廷把这尊大神都从长安派来了,他老爷子一声令下,便是上刀山下火海,谁还敢说个不字?”

第466章 顾虑

英国公这三个字就好像有魔力一般,塞住了沈法僧的嘴巴,过了一会儿,他才低声道:“三郎,咱们在百济、倭国那些产业,还有琉球的糖庄、正在筹画的商队,那么多刚上轨道的事情要做,现在却要出兵打高句丽。那个泉盖苏文也真是的,为啥不多活五年呢?这样咱们的事情也都……”“法僧!世事无常,哪有都如你所愿的?”王文佐笑道。

“是呀!无常,无常呀!”沈法僧苦着脸长叹了一声:“你知道吗?这次我去弗出,就发现了有多少可以做的买卖呀!琥珀、各种珍贵皮裘、上等的蜂蜜、药材,都便宜的不像话。只要一转手,就是几倍的利润,那些靺鞨人也很喜欢咱们的货物,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却要打仗,真是蠢死了!”

“你不是说那些靺鞨人不和唐人做买卖,你们装成倭人才把生意做成的吗?”

“屁!”沈法僧啐了一口:“那些家伙嘴上这么说,但看到咱们带去的货物,眼睛都直了,还管你是倭人是唐人,我就不信他们看不出来船上都是唐人,装傻不肯捅破那层窗户纸罢了!”

“原来是这样!”王文佐笑道:“那些靺鞨人也不傻呀!”

“打鱼打猎种地的可能不聪明,做买卖的怎么会傻!”沈法僧冷笑了一声:“送咱们走的时候一个个两眼泪汪汪,就和死了爹娘一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路上小心,下次来船上多装些丝绸,有多少他们要多少。”

“呵呵!”王文佐笑了起来:“真的假的?那些靺鞨人要丝绸做什么?他们都住在林子里,打猎抓鱼,穿丝绸衣服也不方便呀!”

“三郎你这可就不明白了,靺鞨人里也有穷有富的,穷人穿桦树皮的都有,富人就穿缎面皮袍,就是在皮袍表面蒙上一层缎子,又好看又保暖。一匹缎子卖给内陆的靺鞨酋长,能换十几张上等貂皮!”说到这里,沈法僧压低了嗓门:“那些靺鞨人还说如果我们要的话,他们还能卖人!”

“卖人?什么意思?”

“就是生口!”沈法僧笑道:“听他们说北边的黑水靺鞨更穷,想要唐货却没钱买,能卖的只有人了。三郎你不是有几百倭人孩子亲兵在操练吗?照我看,还不如干脆买几百个靺鞨人回来更好,靺鞨人七八岁的孩子就拿着小弓射树上的松鼠小鸟了,十一二岁射术就很熟练了,买回来操练个三年,就能派上用场了!吃苦耐劳,朴实敢战,比倭人强多了,也花不了多少,也就是千把匹绢的事情!”说到这里,他看到王文佐露出不忍之色,笑道:“三郎你又心软了,其实这也是帮那些蛮子,那边天气苦寒,每年冬天都是一道鬼门关,与其留在部落挨饿受冻,还不如出来当兵,还能省下口吃的给其他人!”

“也罢,这事情就交给你处置吧!”王文佐点了点头。

“你放心,都包在我身上!”沈法僧拍了拍胸口,这时仆骨把酒菜送上来了,沈法僧和王文佐两人都着实饿了,立刻狼吞虎咽起来。

阿至罗和大贺怀恩方才听到了王文佐的官职,都缩着脖子,一声不吭,唯恐惹来麻烦,后来看王文佐他们几个坐下来吃喝,并无多事,这才松了口气。

“大贺兄,这位倒是没啥架子,若是换了别人,只怕这里的人都要被赶出去,替他腾出地方来!”阿至罗低声道。

“是呀!”大贺怀恩吃了口菜,低声道:“他的事情以前也曾听说过,当时还以为多半是虚言,现在看来未必了!”

“怎么说?”阿至罗饶有兴致的问道。

“你看那位多大年纪?”

“三十上下吧?”阿至罗偷偷看了王文佐一眼:“好年轻,这么年轻便是五品官,他家祖上是开国勋贵吧?”

“不是!”大贺怀恩摇了摇头:“他四五年前和你现在差不多,就是个管着百把人的小官!”

“和我差不多?”阿至罗吓了一跳:“这怎么可能?他做了什么,四五年功夫就能升到一府都督?”

“做了什么?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大贺怀恩笑了笑:“你还别真不相信,我有个酒友叫王昭棠,当初在平壤城下和他共过事,这些都是我那酒友告诉我的!”

“一刀一枪打出来的?”阿至罗又抬头看了一眼,正好王文佐和沈法僧几个说的高兴,哈哈大笑起来。他摇了摇头:“真看不出来!”

“是呀!三十出头便是一镇都督,统领数万大军,再往上就是大都督府长史,四十出头便能出将入相!”大贺怀恩叹了口气:“贤与不肖的差别,当真是天地之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