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节(1 / 2)

有人已经犀利吐槽了:“太子带了十万人出海,就弄来一些早就运过来的动物。”

“人家民间船只,却能带回来红薯。”

“看来这太子,也不怎么样啊。”

这天齐国,还是要靠我们普通百姓的!

靠那些酒囊饭袋!?

那早就亡国了!

第199章

第199章

熊丽瑞今年四十六, 生的五大三粗,从小做渔女,原本出海的船是不让女的去的。

但她不一样, 她天生方向感极强, 在海上怎么都不会迷路。

又有一把子力气, 普通男人都比不过。

成亲之后, 她张罗起来一艘普通的船,带着弟弟妹妹,相公还有相公一家子去附近海岛做做买卖。

这算走私,海边都这么做,也就法不责众了。

再说,县城的老爷们, 还要收私税呢,肯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好在日子慢慢好过起来。

当地普及了占城稻,家里的粮食有了保障,日子就没那么难了。

熊丽瑞却有一个想法。

她在看到蒸汽船的第一时间, 她就想要。

但开始那几年, 蒸汽船太贵了, 根本没人买得起。

所以她看到太子带着一百多条船离开时,忍不住骂道:“败家。”

给她一艘也好啊。

幸好有纪大人的工部在。

蒸汽船的价格逐渐降低。

鲁地有个厉害的门户,还把蒸汽机的价格压缩到非常低,让不少私人船只也用得起。

那时候熊丽瑞也挣了不少银钱,准备自己买。

永康十一年的时候,各地爆发起义, 她家也参加了。

之后还分了不少土地, 家底更厚了。

也是那时候,她买了第一艘蒸汽船。

从小生在海边的渔女, 天生敏锐的方向感,让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

听说最近不少船队,都带着货物往更远的地方做交易。

他们家也去吧。

赚来的钱,能买更大的船只。

她家一直是熊丽瑞做主。

不管娘家还是夫家,都是听她的。

大家说做就做,一家子老小,只留了人看住田地,又招了十几个同乡,组成三条船的船队,准备去更远的地方做贸易。

大海茫茫。

意外实在太多了。

比如海浪,海风,还有像是永远不会停的雨。

要不是熊丽瑞对方向十分敏感,还能在夜晚靠着星星辨别方位,估计早就要要迷失方向。

他们的船队一点点前行。

最终竟然到了从未见过的大陆。

虽然没有见过,但大家却是知道的。

这就是纪大人一直想来的地方。

有人说,若不是天齐国这些年动荡不安,纪大人是想亲自出来的。

不过他不能出来,只好把地图,以及当地的风貌,甚至人种,动物都写了出来。

当然,还有纪大人心心念念的农作物。

纪大人为什么心心念念?

自然是为了他们。

为了天下的百姓。

纪大人身居高位,有没有高产粮食,都不缺他的吃喝。